(新山13日讯)行动党柔州主席刘镇东指出,尽管首相是重要的国家领袖,但却是可来可去的政治人物,应停止再给予任何一位首相国王般的待遇。
他今日上载电邮简报(newsletter)Citizen Tong中文版中内容,提及虽然马来西亚是个相对年轻的国家,但在布城首相官邸Seri Perdana Putrajaya建立以前,已经有过三座首相官邸:
1)The Residency(现为东姑阿都拉曼纪念馆)
2)Seri Taman(现为敦拉萨纪念馆)
3)Seri Perdana Kuala Lumpur(现为马哈迪纪念馆)
刘镇东说,相较之下,美国总统府白宫和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已经使用了数百年之久。而且白宫、唐宁街10号及日本首相官邸不仅是行政首长的住所,也是他们的办公室。
他认为,首相可来可去,例如在位17个月的“短命”首相慕尤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,因此马来西亚需要告别“总统式首相”时代,也需要停止再给予任何一位首相国王般的待遇。
首相官邸的用途
刘镇东说,马来西亚独立至今共有九任首相,其中三位是在过去三年内出任。
“马哈迪两度拜相,但在2018年至2020年的第二次任期间,并未入住首相官邸。慕尤丁很可能是希望在花费3850万令吉的翻新工程完成后入住官邸。可惜,他的计划赶不上局势的变化。”
他说,在马来西亚,官方活动从不在首相官邸进行,官邸只是用来接待贵宾以及举行非正式会议的场所。
“比较严谨的首相或者州务大臣不会选在部门办公室召开政党会议,而会选在自己的官邸举行类似会议。这是一个微妙但意义重大的分界线。”
不需再为首相建造个人纪念馆
刘镇东在文中也提到布城首相官历史,以及历任首相的住处。
他说,马来西亚是个相对年轻的国家,但是一栋又一栋运作良好的首相官邸被居住不长时间,就被改为纪念馆 — Seri Taman作为官邸使用了19年、吉隆坡Seri Perdana则使用了16年。
他希望东姑阿都拉曼、敦拉萨、敦胡申翁和敦马哈迪四位首相的纪念馆能被赋予新生命和新用途,而不仅是作为首相的个人纪念馆,也可以是大学、智库用来交流、举办活动的空间或办公室。
“我们不再需要为阿都拉、纳吉、慕尤丁、依斯迈沙比里或未来的任何一位首相大兴土木建造个人纪念馆。毕竟首相可来可去。”
他强调,任何纪念馆或纪念碑都无法彰显一位首相留下的功绩,他们的政治遗产取决于他们在任间所作出的决定,而这些都反映在人民福祉中。
“首相当然应该需要体面的寓所。但马来西亚不需要住在‘宫殿’的首相。我们要告别‘总统式首相’时代,停止再用‘国王般的待遇’对待任何一位首相。”
★註:原文为英文电邮简报(newsletter)Citizen Tong的其中一篇:
英文版:https://chintong.substack.com/subscribe
中译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/?fbid=431288041690668&set=a.424223742397098
↓↓最近新闻↓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