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晓璇:大自然根本不需要我们

邓晓璇:大自然根本不需要我们

我们依赖大自然的一切,而大自然其实根本不需要我们

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,不说“地球日快乐”,疫情让大家“心累”的同时,对我来说,地球日正好让我们反思自己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日子。

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“修复地球”,呼吁人们付出实际行动表达对地球的关怀,思考如何减少对地球的影响,改善恢复我们的地球环境,共同防止环境破坏所引发的灾害。

说白了,这是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,思考如何减少我们对自己的伤害。

很喜欢国外网友“大便妹,学环保”的环保生活计分表,我们都不是圣人,这个计分表有些事情我应该是到死都做不到”。我也不认同关于“尽量不买棕榈油制品”的那三分,思考加上学习永续种植之后,我会把它改成“尽量购买永续农业/作物的制品”。算算一下,我得分43哦!

生活中,我们往往只关心自己对物质的要求和满足。在家里、在办公室、在学校,对我们的社群,对我们的国家,对我们每一餐吃进肚里的食物,对我们呼吸的空气,我们应该自省:我们算什么?我能够知道什么?我应该做什么?我可以希望什么?

大部分环保活动包括零废弃、减碳、减塑、种树、节能、节水、净滩、垃圾分类、支持购买本地产品等等,都在为生活做“减法”(也是近年流行的断舍离),为永续生存做“加法”。

有人会质疑环保活动改变秩序,会不会伤害原有的经济活动和就业机会?要修复环境,我们的社会运作制作和方式肯定需要调整或改变,否则如果一切都按照老路,未来肯定不会变得更好。

“代际正义”正好是最特别的环境伦理原则,你未出世的下一代凭什么需要帮你收拾今日的残局?

如果你总是埋怨“政府都没有回收分类好的垃圾”就无动于衷,难道政府烂,你也要和政府一样烂吗?对你的政府、代议士提出要求,甚至自发主动去践行,也是一种公共责任,不要以为去投了五年一张票,就可以把思考的任务“外包”出去。

2020年爆发的新冠大流行,让一些原本污染的天空河流恢复了蓝天绿水、生机重现,希望更多人认识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我们如此脆弱,否则真是枉费老天爷给予人类的与众不同的思考能力。

Facebook Comments Box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